网站首页 | 泉州新闻 | 泉商风采 | 企业广场 | 泉州风情 | 商务平台 | 泉商慈善 | 申请入会
 
  泉州新闻
泉商动态
泉州新闻
 
供求信息  
· 合肥泉州商会2024年协议
 
   
  泉州新闻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新闻 > 泉州新闻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日期:2011年4月16日 浏览[1416]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泉州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创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泉州继往开来、奋力发展的五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持续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全力以赴稳住大盘、固本培源,大力弘扬政企一心、攻坚克难的好传统,连续召开几场千名企业家大会,充分激发广大企业家、干部群众爱拼敢赢的热情和激情;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化服务扶持企业措施,全力支持企业拼智力、拼技术、拼管理、拼市场,亿元企业、品牌企业、上市企业在危机中不断成长壮大,有力地支撑泉州挺过危机、持续前行。五年来,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翻了一番,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项目带动全面实施,一大批基础性、生产性、民生保障性项目相继投建投产,跨江面海的海湾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泉台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获准设立,“回归创业工程”成果喜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等重大活动;“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较大成效,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方方面面推动发展的合力更加凝聚。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二)“十二五”时期泉州进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五年,泉州可以大有作为,但并不轻松。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西的先行先试,福建的跨越发展,都给泉州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的大背景下,区域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突破,交通条件的深刻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口的加快流动以及老龄化的加速等,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升组织、引领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更好地解决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能力偏弱,港口对外开放功能不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等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善于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泉州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更好更快发展。
      (三)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泉台交流合作,做大做强产业、港口、城市,持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新征程。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是泉州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体现了中央、省委的精神,符合泉州的实际。把握这一主题和主线,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转变提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格局。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民生优先。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民营特色。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发挥民营企业在资本、品牌、营销、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先行先试。弘扬爱拼敢赢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思维定势和体制障碍,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持续运作。倍加珍惜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打下的发展基础、创造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1%、18%以上,至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500亿元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总量保持全省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东部先进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力争突破1000亿元。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化带动力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较大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港口地位日益显著。港口开发建设加速推进,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开放功能明显增强,以港口为取向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和港口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主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
      ——海湾城市框架形成。“一湾两翼三带”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环湾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环湾区域建成区面积250平方公里。
      ——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阶层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核心是转变、关键是跨越、重要是协调、根本是为民。我们必须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统筹推进、突破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港口建设,持续加快城市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经过五年的持续不懈奋斗,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争取把泉州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发展后劲足和生活质量好、文明程度高、城市宜居宜业、公共服务水平高的经济强市。


      二、调整结构、加快转变,奋力推动经济更好更快

      把经济发展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产业为支撑、以港口为龙头、以城市为载体,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形成区域联动、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的发展新格局。
      (五)抢占现代产业高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继续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三产互动、轻重协调、创新引领、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强副食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升茶叶、水产品、果蔬、花卉和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加快农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鼓励农产品认证,努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南安官桥粮食批发市场、闽台(石井)农产品交易市场、安溪中国茶都等的辐射带动功能。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项目带动,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全面推行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技术升级,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4%以上。全面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巩固提升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光电信息、造纸印刷等成长型产业,积极培育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工程,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深化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推广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生产方式,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育1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加快新增长区域和园区产业集聚,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石化、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发展壮大服务业。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办法,采取优惠政策推进服务业态创新。稳步推进中心城市“腾笼换鸟”,在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城市新区、重要交通节点中留足服务业发展空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会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软件及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贸易展览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争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环保、邮轮游艇、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完善中心渔港功能,加快一级渔港建设,大力发展优势捕捞业,科学发展海水养殖业,培育壮大水产品加工业和营销龙头企业。科学利用岸线资源,积极保护“金沙银滩”;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
      (六)构筑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坚持把加快建设关键性基础设施项目、构建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引领发展、优化环境的先导性工作,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构建以港口为取向的综合交通体系。把握交通条件变化和两岸关系改善带来的重大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港口资源,形成海港、空港、陆地港协调发展,服务支撑海西建设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着眼于产业、港口、城市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加快环湾区域城市轻轨、快速干道建设,推进干线公路、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大多数乡镇30分钟、边远乡镇6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骨干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统筹港口规划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公用深水泊位,完善港口综合配套设施,突破深水公共航道瓶颈,健全港口服务体系,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港口服务能力;着力培育国际航线,大力引进大型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和国际化港口服务企业,积极推动泉台港口紧密合作,力促泉州港口与国际大港对接,加快晋江、安溪“陆地港”建设,纵深拓展港口腹地。加快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力争泉州晋江机场对台直航,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智能泉州”。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信息化重点工程,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拓宽电子政务的覆盖面和服务面。加强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以及城市管理等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推进社区、农村信息化,方便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持续推动并提升企业信息化,突出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高度重视信息化安全建设。
      提高能源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大型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智能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天然气接收站、输气管网建设,加强石油、煤炭等能源储备转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立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新建扩建一批蓄水、引水、供水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功能区管理,集约利用水资源,确保用水安全;加强城乡自来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改善供水质量,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科学有序推进围海造地,拓展城市地下空间,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和信息化指挥决策系统,加快人防应急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七)做大做强海西中心城市。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制定实施城市五年建设计划,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促进城市发展由“散”到“聚”、环湾沿江发展。
      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统筹2980平方公里泉州大都市圈发展,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泉州环湾沿江发展,推动环湾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围头湾地区南翼新城,继续实施安溪、永春、德化“大城关”战略,形成“一湾两翼三带”协调推进、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坚持交通先行、撑大骨架、连片开发,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东海片区、洛秀张坂片区、城东双阳片区、江南池店片区、北峰丰州片区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晋江滨江区域、石狮环湾区域、南安城市新区、霞美片区、惠安崇武山霞片区建设,促进周边县市的发展向环湾区域靠拢。
      大力提升城市功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商务集中区、城市商业综合体和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等都市型产业,强化城市的产业功能。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推动城市更新和“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提高城市品位。深化“一湾两江四山”城市系统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公共设施配套,优先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培育城市教育、文化、卫生等优质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不失时机地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大力推进泉州湾同城化步伐,促进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市功能片区跨县(市、区)共建、财税分享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城市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有序引导人口向城市集聚。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探索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安全运行能力。健全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和谐社区管理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八)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协调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完善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布局,以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为重点,科学引导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危房、石结构房屋改造,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优化人居环境。加强以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实用人才。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参与政治事务、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合法权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切实提高老少边岛渔等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对口援助和帮扶工作。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农村旧宅基地复耕激励机制,健全征地补偿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扶持农村小额信贷,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具备较强的产业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对规模的人口集聚,以及较高的政府管理水准”的要求,高标准推进省、市试点镇建设,有序推进中心镇、建制镇规划建设,形成一批新市镇。增强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培育面向村庄的服务业,力促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村庄延伸,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接城乡、带动新村、扩大就业、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和人员、机构、资金等保障。
      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力争县域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推动沿海县域加强与中心城市的对接合作,进一步加快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加速向中等城市迈进;加快山区县域发展步伐,突出城关带动功能,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县城、重点镇集聚。创新区域开发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国家级、省级园区跨区域扩容,加快县域重点开发区建设,积极发展“道口经济”,形成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大力推动山海协作,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九)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按照“新账不欠、旧账要还”的原则,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继续推进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做好晋江、洛阳江等重点流域及南、北渠污染防治,加强崇武至秀涂海岸带整治和保护,加强农村小流域污染整治。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和环卫设施,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污染综合治理。抓好城市汽车尾气、噪音等污染整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处置。
      全面推行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投资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严格控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监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制革、电镀、建陶、漂染等重点污染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整治,依法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淘汰石材采掘业,促进石材加工企业集中发展、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实施区域污染排放总量削减补偿政策,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和交易市场,推进节能服务市场化、产业化。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区)、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立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系统,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海水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新能源社区、商务区建设。加快建设低碳排放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制订实施生态功能区划,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城乡绿化,积极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建设,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地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推行森林、矿产和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晋江、洛阳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行环境保护以奖代补制度。完善土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

      三、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推动社会更加繁荣进步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加速人口、人才集聚,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建设创新型城市。注重营造城市的创新氛围,夯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措施,建立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建设,争取建立更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产业集群技术优势。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鼓励申请国内外专利和商标注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建设国家级(泉州)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完善人才与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大力引进和用好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鼓励企业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比重。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计划,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需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鼓励高校资源整合和交流合作,支持高校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水平,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和来泉就业创业人员的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继续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加强科普场馆建设。
      (十一)建设文化强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社会功能,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创造活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大力传承爱拼敢赢、自强不息、豪迈豁达、海纳百川的人文特质和改革开放形成的“活、和、创、韧”经验,努力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环境、社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大力弘扬主旋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决杜绝低俗、庸俗、媚俗等腐朽文化。深化“诚信泉州”建设。
      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若干全市性重大文化设施,努力实现每个县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的目标。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造更多文化精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更多富有泉州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活动。支持企业、媒体、高校举办讲堂、论坛、艺术类展览等活动。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海丝文化”、“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闽南文化教育、研究和宣传推介,打响泉州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侨乡文化等特色品牌,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地方剧团剧种创新发展,鼓励外资、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印刷出版等产业,培育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中区、文化企业集团,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积极承办区域性、国际性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体育赛事,加快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不断扩大泉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建设海西旅游中心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挖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培育一批观光度假、体育休闲、特色购物等旅游精品。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商贸步行街、旅游集散中心、泉州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积极引进、培育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建立景区景点统一管理体制,推动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市场化运营。着力构建适应旅游服务需要的人文、交通、消费等环境,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十二)努力创建和谐幸福家园。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政策体系,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把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为来泉就业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入户、居住、子女就学等提供服务,使其更好地融入泉州。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安排,促进机会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全面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加快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稳定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收入,完善被征地、征海农民的安置养老保障制度。加大职工“五险”扩面征收力度,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实现社保卡“资源共享,一卡通用”。实施“造福工程”,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优抚待遇,完善低收入群众帮扶救助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医疗资源总量,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建立健全各类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院(所、室)建设,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和精神疾病。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实行市民化、均等化待遇。健全应急维稳管理机制。强化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的管理职能和监管责任。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平安泉州”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完善群防群治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时调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有效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十三)加快改革攻坚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民主法制日益健全的新要求,创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体制机制,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向科技创新要后劲,向管理创新要潜力,向产业高端要空间。支持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兼并重组,组建“品牌联盟”,向集团化、大型化发展;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并购国际知名品牌。重视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做专、做精、做优。成立民间投资服务中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大部制”和简政强区、简政强镇工作,稳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管养分开改革,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各级商会、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推进税收征管方式改革试点。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健全行政执行机制,强化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推行行政指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深入破解“熟人经济”问题。
      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强化国有资产运营监管,发挥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作用,做大做强国有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打造资本市场“泉州板块”。培育私募股权融资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大力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支持银行业发展,加快泉州银行等地方银行发展,推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推进村镇银行、社区银行试点,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
      (十四)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把握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机遇,坚持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用好用足载体、平台、政策,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更好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加强省级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用好自由贸易区等互惠协议,扩大特色优势商品出口,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鼓励进口重要装备、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战略性资源产品,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积极拓展与大型外企、央企、国企、民企的战略合作,引导外来资本投向支柱产业高端环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力争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台湾百大企业。鼓励外资参与我市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到境外上市,引导上市企业返程投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有效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力争形成若干个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深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海内外泉商回乡投资兴业。
      拓展泉台合作空间。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泉台投资便利化、贸易领域拓展、产业深度对接、人员往来便捷、地方和民间对口交流互动等方面的有效机制。高起点建设各类泉台产业合作载体平台,扎实开展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地区工作。抓好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海峡两岸(安溪)茶业合作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产品(泉州)物流中心、海西石化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创办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率先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清单和有关内容,认真研究用好协议的有关条款。力争泉台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推动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有序引导企业赴台投资。做大做强泉台客货运直航。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拓展闽台缘博物馆功能,多层面、全方位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双向交流合作。
      深化泉港澳侨交流合作。大力吸引港澳企业来泉投资,深化泉港澳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和转口贸易等领域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港澳设立营销中心、运营中心。加强新形势下外事侨务工作,更好地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发挥侨乡优势,以中华传统文化和闽南文化为纽带,坚持不懈拓展华文教育,增强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民族、对家乡的认同感,进一步涵养侨务资源。创新联谊形式,重点做好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和重点人士、重点社团工作,探索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新机制。加强国际友城工作,扩大对外交流。健全完善涉外应急机制,强化涉外安全管理。
      (十五)推动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园区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发建设,积极争取设立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突出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和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节能环保等现代高端产业,建设台资企业总部集聚区、物流园区、研发基地,使之成为城市新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强各类开发园区资源整合、功能叠加,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积极拓展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泉州软件园建设,加强泉州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动重点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园区、特色园区。探索建立市域内跨县(市、区)产业园区共建和财税分享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园区,鼓励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园区建设。严格执行园区进入条件和退出措施,提升园区开发建设整体效益。

      五、凝聚各方力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是全市人民共同的事业,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精心周密的组织、协同协作的氛围。
      (十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升各级党委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的能力。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科学选人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探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措施和办法,统筹推进各个领域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十七)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办事公开长效机制。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制素质。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提高双拥工作水平,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十八)广泛凝聚推动发展整体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大力弘扬“惠女精神”,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加强与海内外泉籍乡亲的沟通联系和交流,整合和凝聚一切有利于泉州事业发展的资源和力量,推动泉州新一轮发展。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上来,只争朝夕、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TOP
 
合肥工商联 中国泉州 中国安徽 泉州人才网 特步 利郎 安徽九特龙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卓越电气有限公司 晋江腾达陶瓷 福建群盛集团 同福石材城 四川华西建筑装饰安徽分公司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 北京高中高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联丰建筑装饰公司安徽分公司 丹凤朝阳妇产医院 丹凤朝阳月子会所 工商导报
     版权所有:合肥泉州商会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皖ICP备19021772号-1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街与肥东路交叉口闽商国贸中心A座15层
网 址:www.qzsh.com  邮 箱:qzsh_hf@126.com 微信号:hfqzsh2013
联系电话:0551-64210898 64522555  传 真:0551-64522555  Q Q:1079782287  邮政编码:230011  技术支持:安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