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鼎公火鼎婆》是涂脚戏项目之一,是泉州民间庆典、迎神赛会“踩街”、“妆人”游行中,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至迟当不晚于清中后期已在泉州城乡普遍流行,至今有近三百年历史。 “火鼎公火鼎婆”这一民间舞蹈形式产生于何年代,至今难以确考。据泉州鲤城区江南乡上村村民间老艺人杨式英介绍,该舞系始于清末。相传有一次某地举行规模浩大的迎神赛会游乡活动,家家户户“妆人”参加游行。有一户农家,家境贫寒,老夫妻情急之下,即用家中两根竹竿架起唯一一口大铁锅,放进几块木柴烧起火鼎,二人抬着出门参加游乡。又恐途中柴火燃尽,而叫女儿挑起柴担跟随其后,一路添柴续火。因其表演独特,气氛热烈而风趣,遂广为流传,形成闽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
“火鼎公火鼎婆”表演者由三人分别饰“火鼎公”、“火鼎婆”和“村姑”组成。“火鼎公”属“破衫丑”打扮,嘴上挂着八字胡须,手拿桔木长烟管,身着反穿的羊羔黑裘,布鞋,下着黑色宽筒裤,裤管下端扎紧,脚穿圆口软底黑布鞋,腰束长绸巾,一手执桔木长旱烟管,一手执芭蕉扇。 “火鼎婆”属“家婆丑”打扮,脸上两颊涂着红色,身穿镶边大襟红衫,下着镶边宽筒大红裤,头顶盘起高高的发髻,脚穿高底绣花大红布鞋(闽南俗称“大鸡角鞋”),一手拿红手帕,一手摇着大圆蒲扇。 “村姑”以乡村少女充任,属“丫环”打扮,身穿青色镶边大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竹扁担,扁担两头用绳子系一小捆木柴。 表演时,火鼎公、火鼎婆用长竹竿抬着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铁鼎,鼎的两侧贴上红联纸,写着“扫去千灾,迎来百福”等字,铁鼎中柴火烧得通红。火鼎公、火鼎婆随着民间小调《十串花》(又称《流水板》)等乐曲的节奏,三进三退,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 三人或快步飞穿,或缓缓踯蹰,舞姿神态随意变化,颠而不狂,醉而不痴,或运用手中的道具表演各种技巧、身段。有时“火鼎婆”故意大煽其火,燎得前头的“火鼎公”火烧屁股,捶胸跳脚、骂骂咧咧;有时火焰将熄,三人反担火鼎鼓足腮帮,拼命吹火,结果被烟灰迷眼,涕泪齐流,狼狈至极,观者笑弯了腰。一路上,火鼎公婆一边用幽默戏谑的话语,一边踏着滑稽的舞步,做出种种逗人动作,同围观群众嬉戏,甚至打情卖俏,即兴表演,风趣而多乐,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增添欢乐气氛。
为提升气氛,一般一个队列组合中,都有数对“火鼎公婆”混合穿行表演;另有一队“村姑”,担着柴担,跟随火鼎公、婆之后,亦步亦趋。其舞蹈因其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气氛热烈,自成一格。 《火鼎公·火鼎婆》舞蹈寓意深刻,颇具历史、现实意义价值。“火鼎公火鼎婆”的乐观爽朗性格,风趣幽默的神态是人们成功后的一种感情抒发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火鼎踩路”表达了人们对扫除一路污浊、驱除疾疫、驱邪镇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有“烧去千灾,迎来百福”之意,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