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温陵岁时记》记载:上元灯――市人制灯出沽,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虫鱼,燃以宝炬,惟妙惟肖,俗名古灯。恒于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其实按照传统记载,彩扎花灯也是泉州的传统花灯了。而听老人们说,以前,女儿出嫁,父母会送灯,闽南语就译为“添丁”的意思。那很多家庭都会送彩扎的灯。但是,后来由于这些习俗渐渐没有了,彩扎的灯在泉州一时难觅踪影。直到近代,泉州的艺人再次以自己的创造和想像把它们拾起来时,彩扎花灯才又渐渐出现在各大灯展上。 两千年前。“天下上元(元宵),灯烛之盛,无逾闽中。”闽中即指泉州。《宋书》中的这段记载并非虚言,《晋江县志》亦有佐证:“岁时行乐,如元宵闹灯……” 可以想见,那时的元宵佳节,天上星汉灿烂,明月高悬;人间踏雪赏灯,争奇争艳。老人手牵子孙享天伦,男女借灯谈爱成佳偶。著名的梨园戏《陈三五娘》就有一段述说一对青年男女在观灯时一见钟情结成眷属的爱情佳话。 有关灯节最早的历史记载从汉武帝开始。汉武帝在平定“诸吕之乱”后称帝,称帝时刚好是农历正月十五,祭拜“神明”时,汉武帝出宫游玩,刚好碰上民间放灯。于是定正月十五为“灯节”,有与民同乐之意。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街道宛如灯河,男女老少争相观灯,歌舞升平,通宵达旦。 宋代,泉州的“灯节”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特别是南宋,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大放花灯,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甚至连京城杭州点灯都委托泉州太守、南安知县雇工精制。
泉州花灯款型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和“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两千年后的今天,泉州花灯以她历史悠久,造型奇巧及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海内外,赢得广泛赞誉。
闽南花灯习俗 ●挂灯: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諽敬祖。 ●送灯: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 ●赏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出灯(抢灯):泉语“灯”、“丁”同音,“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的是白灯,预示生男孩。 灯被抢也是“出灯”。古时元宵节,富人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在游灯的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官刀灯,搅茅房……”随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