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据说,闻名遐迩的漳州布袋木偶戏明万历年间漳州南门外一个落第秀才孙巧仁所创!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来,至今已传承八代。
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原均为幕表戏,有全本戏、坠仔戏(折子戏)、连台本戏3类。全本戏多取材于当地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如《马肚底案》、《旧桥案》、《审石狮》等;坠仔戏是“添头贴尾”的小戏,多是有地方特色的 喜剧,如《白贼七》、《死心想》、《李叩却》等;连台本戏多根据古典名著、通俗小说改编,如《三国》、《水浒》、《西游记》均编成连台本戏,最长的《三 国》戏共115本。
几十年以来,木偶已经随着艺术家们走遍长城内外,先后17次晋京现艺,也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节并屡次获奖。到过了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葡萄牙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览。被国外艺术家喻为“东方艺术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