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本地人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与“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路”, 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 上路老戏就是指来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剧种,而下南老戏就是本地戏。小梨园,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 早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闽南泉州、漳州一带的民间,就盛行一种“优戏”。这种土生土长的剧种,唱的是闽南土腔土调,后人称之为“下南腔”。 这样,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现了上路戏、下南戏和小梨园的三种戏剧艺术形态。
下南戏较多为明代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吕蒙正》、《刘大本》、《百里奚》等,尤其《范雎》、《梁灏》、《岳霖》、《周德武》等,都是国内业经不见的戏事。 上路戏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敷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苏秦》、《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蔡伯喈》等,多为宋元戏的剧目。尤其是《朱文》,基本上保留宋元南戏的原貌,为全国剧种所罕见。 小梨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闻此电压,曲调缠绵,表演细腻,传统剧目如《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郭华买胭脂》之类。三派在剧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戏,称“棚头”,彼此不能互演,就是同一故事题材的剧目,在情节、戏路等方面也不一样;在表演上,有统一的程式,音乐上都唱南曲,与曲艺南音彼此有着密切的渊源与交流关系。三派各有其专用曲牌,风格各有不同,伴奏均以琵琶、洞箫为主,用南鼓指挥。以后,下南戏,上路戏、小梨园逐渐合流,形成了以“下南腔” (又称“泉腔”)为主体。
明万历年间,梨园戏班曾东渡到琉球演出。这次演出是目前已知的福建戏剧团体最早的一次出国演出。 二十世纪20年代是福建地方戏剧出国演出的第一个高峰期。1925年“双凤珠班”赴印度尼西亚的泗水演出《陈三五娘》和《雪梅教子》。同年,“新女班”又赴新加坡演出《陈三五娘》、《雪梅教子》、《昭君和番》等,在海外扩大了影响。近年来,梨园戏实验剧团多次获得文化部嘉奖。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