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南船北马”“南舟北帐”,至迟在三国、六朝时期,华中、华南、东南一带的航运业便已崭露头角。《旧唐书·崔融传》曰:“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百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一朝失利,则万商废业,万商废业,则人不聊生。”航运业带动商业的发展,牵系着万民生活质量能否提高的问题,故自古以来便受到官方的重视。而造船业作为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首当其冲。
到了宋代,海上交通技术更加发达,这从船型、船种的多样化上可以看出。据南宋初年名相吕颐浩所撰的《忠穆集》载:“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北方之木与水不相宜,海水碱苦,能害木性,故舟船入海,不能耐久,又不能御风涛,往往有覆溺之患。”由于南方木料适合造船,所以宋元时期,在福建、两浙一带广布海舶建造基地,远洋贸易海船的建造技艺也日趋成熟。《宋会要辑稿》所载的宋初全国官办造船场中,泉州赫然在列。南宋地理名著《岭外代答》还称,宋代广西钦州所产的乌婪木是用做船舶舵材的最好树种,因而,一支在原产地仅值上百贯文的乌婪木,在泉州、广州等造船地可贩至数千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泉州造船业的发达。
那么宋元时期,泉州“古刺桐港”出现的“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等海船建造工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出生于“造船世家”、曾担任过泉州地方国营造船厂厂长的公式埔人黄乌锥。
所谓的“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割成多个相连的密闭舱室,在航行过程中若遭遇海难,一两个舱室破损不会导致海水进入其他舱室而影响整个船只的安全,船舶的海上安全性因此大大提高。同时分隔开来的船舱还可以分类存放船货,使空间获得高效利用,降低运输成本;多重船板能使船只大型化,适合远洋运输贸易;鱼鳞搭接建造的船只,有稳性好、航速快的特征。
水密隔舱是我国古代船舶的一项重大创造,到了宋代,它的设计与运用也更加成熟和普遍,泉州后渚宋代沉船就是典型的水密隔舱海船的代表。宋代《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对海洋贸易船只曾做如此描述:“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曾提到:“此处有若干最大船舶有内舱至十三所,互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如船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入之事。其事常见,盖夜行破浪之时,附近之鲸见水起白沫,以为有食可取,奋起触船,常将船身某处破裂也。至是水由破处浸入,流入船舱,水手发现船身破处,立将浸水舱中之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隔甚坚,水不能透,然后修理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可见,水密隔舱技术对于海上运输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对于水密隔舱抗沉性技术也给予高度评价:“我们知道,在19 世纪早期,欧洲造船业采用这种水密舱,是充分参考了中国这种古代先进技术在实践中的效果的。”
“水密隔舱技术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国内出水的宋代沉船都是采用船壳法建造的。” 黄乌锥表示,船壳法建造技艺首先要求铺设龙骨,然后树立水密隔舱板,整船不加以一根“肋骨”,最后安装船壳板。这种方法造出来的船只,隔舱小但多,适合古代例如瓷器、茶叶、丝绸等单件体积小的货物的运输。明代出现的闻名于世的“福船”也大多采用这样的建造方法。
到了清朝中晚期,随着西方造船技术的引进,泉州海船建造开始慢慢吸收、接受西洋的“肋骨造船法”,再加入自古传下的水密隔舱技法进行建造。即铺设龙骨后,先树立船舶肋骨,然后建立水密隔舱,同时铺设船壳板,这样的好处是船舶强度高,而且大隔舱便于装载单个体积较大的货物,同时兼顾船只航行的抗沉性、安全性。这种“肋骨+水密隔舱”的建造方式是近几个世纪来,中西方船舶的主流建造方式。所以说,泉州造船技艺是在不停地演变和进化的。
“鱼鳞册”结构黑檀复原船
“多重船板”及“鱼鳞搭接”被泉州老船工们俗称为“鱼鳞册”,这也是自古流传于泉州地区的船舶建造工艺。
“在1974年发掘泉州湾宋代海船前,庄为玑教授等发掘小组专家,多次到我们船厂了解古代福船建造工艺,出示了一些‘戎克船’照片,这时我们才知道福船以前被外国人称为‘戎克船’。我们厂里的造船师傅跟发掘小组专家们说,照片上的这种船都是几百年前的船型,退休的老师傅都还会造。”黄乌锥说道。
海船的“多重船板”,是指船壳外板叠加搭接工艺,采用优质铁钉钉固联结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得从事远洋贸易的海船得以大型化,为福船提供坚强的船体强度,在抵抗大风大浪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密隔舱
随着水下沉船考古和古船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泉州湾宋代海船船壳为3层外板,“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是5层外板,“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为3层外板,这些古海船的建造工艺十分接近。
翻查《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这样描绘他在古刺桐港看到的海船:“此种船舶,每年修理一次,加厚板一层,其板刨光涂油,结合于原有船板之上,其单独行动张帆之二小船,修理之法亦同。应知此每年或必要时增加之板,只能在数年间为之,至船壁有六板厚时遂止。盖逾此限度以外,不复加板,业已厚有六板之船,不复航行大海,仅供沿岸航行之用,至其不能航行之时,然后卸之。” 马可·波罗详细的记载与目前考古发掘的古代沉船,恰好能相互印证,《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准确性令人称奇。
在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出使琉球国副使高澄在《操舟记》中亦有记载:“求其所以,曰:‘此舟不善者有三,盖海船之底板不贵厚,而层必用双,每层计木板三寸五分,各固以铁钉,捻以麻灰。不幸而遇礁石,庶乎一层敝而一层存也。今板虽七寸而尺余,恐不能钩连,而巨涛复冲撼之,则钉豁板裂,虽班师弗能救矣’。”“多重船板”的意义,可见一斑。
黄乌锥取出一个自己近期给船史界学者演示而制作的按比例缩小的“鱼鳞册”模型给记者观看,只见上面记满尺寸、角度、弧度等数据。细看之下,每层木板之间,都是用榫卯的方式连接,沿着箱体弧线,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根起加固作用的木梁连接两端。
古船建造技法 保持千载特色
自古以来造船都是比较辛苦的重体力活,随着电动工具的出现,虽然可以替代一些工具,但造古船有些步骤还是离不开最原始、最传统的造船工具,比如说斧头、墨斗、各类凿刀等。它们还是建造木帆船的“主力军”,据黄乌锥介绍,单单斧头就有砍斧、光斧、灰斧多种。此外还有各种尺寸的凿刀。捻缝还是要靠捻匠将桐油灰和麻丝一道道、一锤锤地捻,很多电动工具替代不了。
古代福船建造的工具比现在落后,一边建造福船,一边还要往船体内填砂石,以增加船身自重,防止上船壳板时整个船体倾覆。船壳木材弯曲主要靠绳索捆绑,须经地面打堵、扇木桩以及开水浇灌定型等传统作业,等到船体建造完,才从船舱内部清理出砂石来。到了清末,随着铁制钳具的出现,上船壳木板时弯曲木板就采用铁钳钳制,以前古老的弯曲方法逐渐被取代。不过,总体来说,传统古船建造技法依旧保持着它独有的、传承千载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