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电视相亲、网络相亲十分盛行,相亲自古就是适婚男女走向婚姻的一种重要方式。闽南人的婚俗历史悠久,自唐朝以来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有趣的婚俗,虽然其中不乏“三日圆”等封建迷信的内容,但从中可以看出个人、家庭和社会对婚姻的高度重视。
据《泉州旧风俗资料汇编》记载:“婚姻大事,古有六礼。”这婚姻六大程序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泉州古代相亲前至婚前,还有许多繁缛的程序。
择偶
婚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择偶。在古代泉州,选择配偶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封闭式择偶、半开放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三种。
封闭式择偶,即父母主张、媒妁说合,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形态下的择偶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无权过问,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亦有亲戚朋友为男女双方撮合的)”。
半开放式择偶,即托媒妁或亲友说亲,在确定缔亲意向时,征求婚嫁本人的意见,或男女双方交往一段时间后决定。
开放式择偶,指男女青年达到成婚年龄后,即可自由地选择配偶而不受限制,这种方式在泉州以现代婚俗及民国时期的“文明结婚”为多。安溪西坪、芦田等地的男女青年,传统在茶园对歌求偶成婚,为开放式择婚的一种特殊风俗。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时兴在报刊上刊登启事征婚,各类婚姻介绍所也开始出现。
“三日圆”
“三日圆”,相当于古六礼之“问名”。
泉俗原有专以作媒为职业的,俗称媒人,大多为女性。议婚开始,媒人先提女子年庚,俗称“提生月”,用红纸条写坤造某年月日时某人第几女等字样,交与男家。男家接此年庚帖,即压置于厅堂供奉菩萨或祖先神龛的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全家人口均平安,禽畜无恙,家用瓷器无撞破等事,谓之“三日圆”。
“三日圆”后,才进行调查门风女德,认为可以了,乃如式写男子年庚帖,亦称世系,开头写乾造,余同样照填,仍凭媒交与女家。同样候“三日圆”,再进行调查男方世系人品,认为可以了,可算双方将近成议。如果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须取消。当然,现在看来,“三日圆”是一种不科学的择偶方式。
相亲
双方家长均认可“三日圆”后,男家即择日央托伯母、婶母,或由直系女性尊亲如祖母、母亲、姑母等,择日前往女家,女方家长一般都会让女儿出来露露面,如倒茶、点烟,男方家人乘机打量女子的容貌、身材、体态、举止等,观察有无残缺诸嫌。
更认真的,则多方逗引女方简单谈话,或发问使其回答,以勘察有无口吃、声哑;甚或拉其手验其掌中有无“断掌”(手掌横纹贯穿)等缺点。此谓之“粗看”。“粗看”不合意,即作罢论。
如“相亲”不合罢议,男女年庚帖须由原媒各予退回;如认为合适,两家同意,乃约定吉日“订盟”。
订盟
订盟俗称“戴手指”、“压定”,相当于古六礼之“纳吉”。订盟是订婚的一种。
是日,男家备戒指两个,一金一银,义取成双。富贵之家,则皆金质,或镶珠、玉、金刚石等。两戒指各扎红丝线,并备衣彩一大红包(金钱若干不等),另备各房头份小衣彩若干包。礼物则糕饼果品等多种多样,昔仅两担,后来增至一二十担至数十担,俗称“面前”,随同男家“戴手指”人前往。
男家直系女性亲属,如祖母、母亲、叔伯母以及诸姑、姐妹等,均可作为“戴手指”人,其中必选有福命的两人同去,方符成双之义。两人俱乘舆附以随从前往女家。
女家长辈两人(人选如男家),前至门内迎接,导至厅堂坐定。主人奉茶,但“戴手指”人未见女子前,只捧杯而不粘唇,不能喝。媒人等引女子出,相见时再详细观看无错,两“戴手指”人各取出戒指戴于女子指间,并付以衣彩。女受后跪拜答谢,返入闺房。手指戴毕,主人揖客喝茶,客离座,至此婚事遂告定着。
但在举行这一礼节时,亦有发生突然变卦之事。如发现不合之处,则手指不给戴,茶亦不喝,立即辞别。此种侮辱女方,虽属罕见,但非没有。
主人送客上舆,随后即将备办各色礼物,加上芋头、姜母、双连巾等(俗称“衣食”)送往男家,视其送来若干担,以为准则,但须增加,不能减少。
男女两家各将所收礼物,分赠亲友,以示报知。
自订盟以后,两家即有礼帖往来。盖在迎娶前的期间,每逢年节,必须互送礼物。例如女家须于端午送给男家香料、纨扇、果品等;男家须于过年时送女家豚肩、美酒、面线、粽、年糕、果品等。两家往返皆须随具红帖以示礼。各次行礼,亦皆有帖式。至成婚时才互换乾坤婚书。
旧式婚俗一直沿用至20世纪20年代,20年代以后出现了“文明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现代婚俗,其礼仪程序逐渐简化,封建色彩日益淡化,婚嫁形式趋向文明,但一些婚俗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