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日前表示,在合肥坐火车去上海,原来需要先北上蚌埠,然后再从京沪线南下,8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从合肥乘坐高速列车,到南京只需要40分钟,到上海2个小时。而这仅仅是合肥立体交通一个缩影。随着铁路、机场、航运的建设,合肥已经从原来交通的“终点”变成了一个“中心”。
铁路:“七射”沟通南北西东
吴存荣市长说,以前的合肥,只有一条等级较低的淮南铁路,以及当时还是地方铁路的合九线。改变从2008年4月18日开始,当天,合宁高铁开通,合肥到南京不再需要绕道蚌埠,3个小时顿时缩短为不到1个小时。随后,改变越来越快,2009年4月1日合武高铁通车,8个多小时的长途旅程立刻变为2个小时火车直达;2011年6月份,京沪高铁就要开通,而年底与之等级、线路完全连接的合蚌客运专线也将开通,合肥与北京3个小时火车直达即将成为现实;合福客运专线开工、合肥南环站开工…… 合肥的铁路不再是那慢悠悠的绿皮车,而是全球最快的和谐号。合肥也不再是淮南铁路上一个普通站点,而将成为四通八达的铁路中心枢纽。吴存荣代表表示,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合肥要形成7条放射全国的快速铁路格局。承东启西的合宁和合武高速作为国家铁路网中沪汉蓉通道的一部分,东连上海和长三角,西抵武汉、重庆、成都;往北,京沪和合蚌客运专线,使北京和环渤海经济圈迅速直达合肥;往南,合福客运专线,缩短了与海峡经济区和福州的距离;即将开工建设的商杭客运专线,一边让合肥直达陇海线,一边则直抵杭州;正在做前期工作的还有合肥安庆九江城际,连接京九大通道,直抵珠江三角洲……一张“米”字型的高速铁路网,10条联接东西南北向的高速铁路线,将合肥这座全国铁路网的“终点”城市改变成为全国铁路交通的“中心”枢纽城市。 据合肥市发改委领导介绍,这一切都将在5年内陆续实现,到时候合肥将实现1小时内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武汉,3小时到北京、福州,5小时到广州、西安、成都。
城市:高架地铁交通时代悄然来到
吴存荣市长说,以前,外地人喜欢说合肥是个大县城,因为合肥道路窄,交通更不方便。不过自从2008年合肥第一座高架——金寨路高架开工后, 3年时间,4座高架悄然挺立合肥的东西南北,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这种印象。 但是,合肥的改变并没有停止。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合肥合作化路高架开工建设。这仅仅是合肥今年开工的五座高架之一,其他还要修建的四座高架分别是南北高架一号线滨湖段(繁华大道—方兴大道)、阜阳北路高架、铜陵路高架、胜利路高架。“一年建设五条高架,这在中国城建史上非常罕见。”合肥发改委介绍,这些工程建设后,合肥市区交通将实现一环路畅通并与九条高架连接,形成高架交通格局,市中心老城区与四大城市副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不仅紧密,而且更加方便快捷。 吴存荣市长说,去年刚刚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合肥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全国“两会”间正式开工建设一号线。今年规划中的一号线、二号线、七号线和八号线都要陆续开工。在5年后,合肥轨道交通将初步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高架和地铁,让合肥的城市交通迈入“上天入地”的立体交通新格局。 未来,合肥还将谋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把合肥经济圈内的六安、淮南、巢湖、桐城等市连接起来,促进圈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航空:4E级国际机场明年“起飞”
吴存荣市长说,合肥正在建设的新桥国际机场有个好听的外号——“热带鱼”。因为合肥人对新机场的期盼,所以根据她的造型取了这个好听的外号。2006年9月18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在高刘镇南仓村隆重奠基,而现在,“热带鱼’已经浮出水面。明年年初,飞来合肥就不需要再去骆岗机场了。 当然,新机场带给合肥的不仅仅是更大更漂亮。根据规划,这里的旅客航站楼有10.85万平方米,有27个停机位,预计到2015年年客货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和十万吨。也将成为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深圳宝安、厦门高崎等机场后,又一个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的4E级枢纽干线国际机场,可供世界上所有投入商务运营的飞机起降。 吴存荣市长说,与外界的交流不仅仅是航空,公路也很重要。现在,合肥已经形成了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成为京台、沪蓉、济广等国家高速干线的枢纽。而根据规划,未来几年,这些高速公路都将陆续开始扩容。车道陆续“四改八”后,合肥的对外交通将更加方便。
航运:合肥也能“通江达海”
“海边造机,顺理成章;江边造机,马马虎虎;河边造机,难上加难。”这是在合肥一个机械项目评审会上,某专家的发言。因为机械制造对物流要求很高,而最适合运输的方式,就是航运。合肥,似乎不具备这个条件。 但是吴存荣市长说,合肥紧邻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这个劣势也正在改变。去年年底,合肥港一期集装箱码头正式通航,经过巢湖、裕溪河就直抵长江,实现合肥“通江达海”的梦想。这一改变也引来的机械制造行业的瞩目。熔安动力,这一知名企业就已经落户合肥。 据合肥市发改委介绍,合肥正在抓紧开展合裕线航道和派河航道提升为二级航道工程;丰乐河、店埠河航道提升为三级航道工程。这样,千吨巨轮就可以畅通无阻。而根据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未来安徽将实施江淮运河工程,合肥则成为长江、淮河“工”字型航道的中心。 现在的合肥,已经被规划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合肥港也正按照年吞吐货物2600万吨、客流100万人次规划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