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肥日报

1月10日,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进取,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在上午的会议上,受市委常委会委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向全委会报告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在下午的会议上,孙金龙作重要讲话。市委委员、候补市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并听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题报告,对一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的市管正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会议指出,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是在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总结过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面向未来,围绕已经绘就的“十二五”发展蓝图,进一步坚定必胜的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谱写跨越赶超的新篇章,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会议充分肯定了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和保持了“十一五”以来良好发展势头,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力推进“大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承载力;坚持民生至上,进一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合肥“十一五”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几大班子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会议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这五年是合肥加速跨越赶超、不断争先进位的五年,是工业经济大发展、县域经济大突破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城市形象快速提升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强大活力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奋斗,合肥的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以自信自强的姿态走向全国;产业基础更加厚实,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展现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勃发英姿; 县域经济快速突破,呈现出城乡发展共生共荣的新气象;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确立,向着中部地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先行城市迈进;民计民生显著改善,全面小康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实践证明,在合肥的发展进程中,“十一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我们经受住了种种挑战和考验,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所有亲身经历这五年生动实践的广大干部群众,无不对我们这个城市充满了光荣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合肥这片热土上,正激荡着乘风破浪、拼搏奋进、一往无前、敢于突破的强大力量。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推动理念更新,不断开拓科学发展的新境界;必须主动把握大势,做好“结合”文章,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必须坚持“好”字为先、“快”字当头,以“快”来抢抓机遇、赢得先机;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更好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必须重实际求实效,在真干上用力,在细节处见功;必须锤炼干部队伍,树立鲜明正确的导向,营造敢于负责、干事创业的氛围。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十一五”,不只是真切感受到合肥深刻巨变带来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要深刻感悟奋斗之中凝结强大的思想智慧,收获引领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会议在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环境后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五年”。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夺取“十二五”开门红尤为重要。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继续围绕做好工业化、城市化两篇大文章,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跨越赶超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不动摇,坚持招大引强、主攻项目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动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强调,落实今年工作总体要求,一是要审时度势,在抢抓发展机遇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形势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规律,善于顺势而为,积极寻求新动力、增创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把机遇变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建设与发展成果。二是要拉高标杆,在争先进位上不断实现新突破。继续保持“追赶者”的心态,以做大总量为最根本的导向,以奋进性的目标来引领发展,敢于跟强者比、跟快者赛,做到“纵向比提速、横向比赶超”。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快”字当头的战略取向,继续把“快”作为一个根本的工作方法,怎么快就怎么来,怎么有效就怎么办,以“快”来鼓舞斗志、凝聚共识、抢占先机。三是要乘势而上,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上不断实现新突破。继续把“工业立市”作为合肥发展的“第一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不断上大项目、好项目,在推进“两走廊”、“两集群”发展和打造3个“双千亿”产业、3个“千亿元”产业上取得更大成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骨架。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有更大的进展,滨湖新区建设要高起点、大力度地推进,交通建设要让合肥成为一个“动起来”的城市。四是要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开放开发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开放不能泛泛而谈,关键要落实在招大引强上,进一步创新招商工作机制、优化承载平台,整合力量配置,突出招工业项目、招省外项目;改革不能浅尝辄止,要继续深入推进,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干部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凡是不利于发展的,都要随时发现、随时改进。改革开放,不仅要体现在具体工作上,还要深化到人的观念中,营造一个崇尚改革开放、大胆创新突破的社会氛围。 会议强调,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坚持以正确的导向激励干事创业,始终做到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旗帜鲜明地支持敢于负责、用心干事的干部,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干事、善待挫折、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坚持以提升能力推动工作落实,始终做到干一行、悟一行、兴一行,更好地熟悉经济、懂得产业,强化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进一步关注细节、狠抓落实。坚持以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凝聚民心民力,始终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 会议提出,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要继续以项目为核心,扩大有效投入;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加快编制新一轮近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议强调,现在正是“十二五”开篇布局的关键时刻,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把市委全委会精神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基层党员干部。要尽快将全委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强化督促检查,持续跟踪问效。要积极服务好省“两会”,精心筹备即将召开的市“两会”等重要会议,认真落实好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工业运行调度,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开展兴修水利和植树造林,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注意加强市场供应与监管,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市委委员的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合肥警备区党员负责同志,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督查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员副秘书长、各工委党员主任;市政府秘书长、党员副秘书长、咨询委成员;市政协秘书长、党员副秘书长、各专委党员主任;市纪委常委;三大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市委委员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县区工业园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市直各单位、省部属驻肥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委管理的大型企业党委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