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

10月2日晚「嫦娥二号」成功踏上奔月之旅,全球炎黄子孙欢欣鼓舞,万千烟花也在维港上空竞相绽放,港人万众同欢,为之「送行」。「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嫦娥二号」再次奔月,为中国人在不远的将来踏上月球铺路,这将带动和促进中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充分展示中国综合国力在迅速提升,有助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每次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都在壮国威、振民心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具有经济、科技、军事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大意义。美国在世界的军事、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令港人欣慰的是,在「嫦娥一号」中参与计划及进行数据分析的百名学者,其中4人来自香港。而「嫦娥二号」月球车上至关重要的车载仪器,香港理工大学也提供了意见。中国探月工程包含港人的贡献,而且香港今后将进一步深入参与中国的深空探测,值得自豪。 中日印均在进入21世纪后宣布各自的探月计划,亚洲三大国家正式进入「三国逐月」时代。随著「嫦娥二号」踏上奔月之旅,中国已先於日本、印度实施第二步探月行动,抢得未来实施登月的先机。日本和印度的探月工程均有美国、俄罗斯等先进国家的技术支援,「嫦娥二号」则延续著中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嫦娥奔月」是中国复兴之路上一个耀眼的新路标。事实说明,中国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捍卫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同时,实施月球探测工程,也是维护中国月球权益的需要。中国发展空间项目,在此领域同其他国家形成良性的竞争,对於中国的生存发展、和平崛起都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