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原为僧、道法事后的余兴,以后逐渐由法事仪式而搬上舞台,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龙溪及厦门、金门等地。它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
“打城”仪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做功德超度亡灵圆满的最后一天举行的,叫“打桌头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头巾代表亡灵,一男子(由道士妆扮)代表道士对着说唱。 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演员由原来的一男一女,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一般在广场上表演简单的杂技,如弄钹、过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没有故事内容的小节目。再后为适应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节目,从宗教仪式圈子里跳出来,开始在民间丧仪、孟兰盆会和水陆大醮上演出。 打城戏戏班的真正形成和发展为舞台戏剧,是一九0五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圆明为招揽法事,合资购置行头道具,以演戏的道士为基本演员,又吸收 “香花和尚”(吃荤)参加,聘请泉州木偶戏艺人传授整套《目莲戏》,组成一个半职业性质的戏班,叫“大开元班”。吸收木偶戏的曲调作为演出的音乐,并由广场搬上舞台。不久,戏班主圆明与超尘,各自分开组班。超尘仍旧主持“大开元班”,圆明另行组织“小开元班”。 一九二0年,晋江县小兴元村的做法事兼演戏的道士,组织了一个“小兴元班”。“小兴元”活跃在晋江、石狮、东石、英林一带,班主为道士,故俗称“道士戏”;而“小开元”则流行于泉州、惠安、南安及晋江等地,因其班主是和尚,所以叫做“和尚戏”。建国后统称为打城戏。 打城戏走上舞台,渐渐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剧目,以连台本戏为主,大致可分为:神话、神怪剧、历史故事和武侠剧三类,如《目连救母》、《西游记》和《 楚汉》、《三国》、《说岳》等。 打城戏生长于泉州本土,艺术上受泉州民间艺术的哺育,其表演艺术,提线木偶对它的影响尤深。打城戏早期的音乐、唱白以及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其表演动作多侧重于跳跃跌打和武打杂技,有时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其武打的高超技艺,与传统的南少林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为南少林拳术在泉州的活文物,在闽南民间戏曲中独树一帜。后期武戏受京剧的影响,较多采用京戏的武技表演;文戏则吸收了梨园戏和高甲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丰富自己。该剧种的生、旦、净上下场都要念场诗。韵白较多,唱白发音较重,但比高甲戏轻柔,接近口语。此外,它还有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开大笼”,里面装关表演各种类型舞蹈节目的衣套,可随演随用,别有一番生动情趣。
打城戏的音乐曲调,是在道教法事中的法乐、道情调乐曲、打击乐和佛曲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木偶戏音乐曲调混合而成的,是泉州民间文化的艺术珍品。后来虽然也加进一些南音和民歌,但仍以傀儡调为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自己风格。 1952年度,泉州市政府文教科和文化馆,把打城戏旧戏班、艺人集中起来,组成泉音技术剧团,并整理演出了《潞安州》、《剃宋鲔》等八个剧目。1957年该团 改称泉州市小开元剧团。1958年至1959年,该团编演了现代剧《一阵雨》和神话剧《龙宫借宝》,分别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演和第三届戏曲会演,获得好评。1960年,该团正式批准为国营泉州打城戏剧团,整理、改编、演出了古装戏《少林寺》、《大闹天宫》、《火焰山》、《真假美猴王》、《吕四娘》、《郑成功》、《岳云》、《宝莲灯》、《潞安州》和新编历史剧《李卓吾》、《李九我》等。文革期间,剧团解散。1990年,由吴天乙独力组建打城戏剧团,命名为“泉州市打城戏剧团”。 1990年8月23日,首场演出《观音收罗汉》。此后又演出了《龙女试雷有生》、 《 速报审》等传统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