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商会概述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招商引资 | 商会天地 | 联系我们
 
  泉商动态
泉州景点
泉州生活
· 共叙乡情乡谊,共谋合作发展
·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
· 合肥泉州商会召开专题学习会
· 合肥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
· 泉州市举行招商大使引荐(投
· 南安农商银行来我商会为会员
   
泉州生活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风情 > 泉州生活  
 
世界性宗教文化特征的城市--泉州
日期:2010年5月14日 浏览[1717]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位于厦门东北方向,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海上交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早在唐代已经成为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宋元时期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同时,世界各大宗教也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泉州,使它成为具有一座世界性宗教文化特征的城市。

500)this.width=50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座古城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保存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又是著名的侨乡,每年回乡寻根谒祖的华侨络绎不绝。 泉州风光旖旎,山水钟灵,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5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各一处,是旅游观光的上佳之地,到了福建旅游是不能错过泉州的。 

500)this.width=50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 ,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 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全市海外华侨、华人有620多万人,旅居香港、澳门同胞有80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近几年,来泉州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旅外乡亲热心桑梓建设,对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500)this.width=50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唐代至元朝,泉州“刺桐港”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 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全市风景名胜奇特,文物古迹众多,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4处,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44处。

500)this.width=50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泉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从实际出发,努力用好国家和省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602.97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30亿元,年增收超25亿元,同比增24.5%以上,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

500)this.width=50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泉州市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建筑业、工艺制品业、食品饮料业、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并正在努力培育石油化工业、电子信息业、旅游 业等三大主导产业。
    在世纪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泉州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发展大泉州经济,弘扬大泉州文化,建设大泉州城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名城开创崭新的辉煌。

↑TOP
中国安徽 安徽省工商联 合肥市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 泉州市人民政府 网上工商联互联网门户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工商导报 泉州人才网 特步 利郎 安徽九特龙投资有限公司 同福石材城
     版权所有:合肥泉州商会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皖ICP备19021772号-1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街与肥东路交叉口闽商国贸中心A座15层  
网 址:www.qzsh.com  邮 箱:qzsh_hf@126.com 微信号:hfqzsh2013
联系电话:0551-64210898 64522555  传 真:0551-64522555  Q Q:1079782287  邮政编码:230011  技术支持:安徽114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