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构建“南高新、北石化、环湾崛起、县域做强”的产业空间格局,入选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获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现代体育产品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全市拥有9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超3400亿元;鞋业产业超产值1700亿元;石油化工产业产值超3200亿元;建材家居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机械装备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健康食品产业、工艺制品产业、纸业印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均超1000亿元。部分重点产业具体情况如下:
一、纺织服装产业
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行业门类齐全,纺织服装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前五,拥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荣誉,现有上市企业10家。石狮国际商贸城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年交易额超300亿元,是亚洲最大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之一。晋江深沪内衣、石狮蚶江休闲裤、惠安校服等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数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形成以县域经济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鞋业产业
泉州鞋业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鞋材、鞋成品、鞋机、专业化市场等产业链配套资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产业布局区域特色明显,形成以晋江市和泉州开发区为主的旅游鞋、运动鞋生产基地,以石狮市为中心的真皮休闲鞋生产基地,以南安市为主的童鞋生产基地。“中国鞋都”晋江市是第三个国家体育用品产业基地,拥有全球最完善的运动鞋产业链,可以在市域内实现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中国拖鞋名城”晋江内坑年产拖鞋7亿双,产值100亿元以上。
三、石油化工产业
泉州石油化工产业以福建联合石化、中化泉州石化、福建百宏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从炼油到化纤、塑料橡胶制品、轻工民生产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集中打造泉港和泉惠石化园区,形成各具特色且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石化区域产业集群,炼油、乙烯和芳烃总产能达2900万吨/年、210万吨/年和180万吨/年。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双双获评中国化工园区前20强,并通过D级化工园区验收。
四、建材家居产业
泉州建材家居产业于2014年跨入全市千亿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建筑陶瓷、饰面石材、水暖厨卫、铝型材、管材等诸多细分行业,有闽发铝业、纳川股份等上市公司。其中,南安石材产量和进出口量均占全国的70%,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和世界级交易中心;晋江磁灶、内坑和南安官桥为主的建陶产业集群是全国四大建陶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量达到全国的25%,占市场主导地位;以南安为核心的水暖卫浴产区,是全国三大水暖生产基地之一,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南安市仑苍镇福建省水暖专业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水暖、五金、泵阀专业市场,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命名为“中国水暖城”。
五、机械装备产业
泉州机械装备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我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纺织机械、制鞋机械、石材机械等细分领域占国内外市场较大份额,其中圆盘针织机(大圆机)、石材机械、卫生用品机械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培育了铁拓机械、泉工机械、晋工机械、南方路机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以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1项、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75项(数量居全省首位);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3家以及“南方路机”“晋工”“胜利阀门”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六、健康食品产业
泉州健康食品产业涵盖糖果、膨化、烘焙等十多个门类、数百个品种,烘焙、糖果、果冻等产品占据着全国最大市场份额,其中糖果产量占福建省90%以上,约占全国20%,形成了晋江惠安休闲食品、安溪茗茶、南安泉港粮油等优势产业集群,享有“全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休闲食品出口加工基地”美誉,涌现出众多知名企业,如达利、盼盼、蜡笔小新等,成为泉州的一张亮丽名片。2023年晋江市健康食品产业集群获评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七、纸业印刷产业
泉州纸业印刷产业链及配套完整,涵盖卫生用品各个品类及机械设备、原辅材料等产业上下游,产品以婴幼儿纸尿裤、卫生巾为主,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与出口基地,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近50%。印刷企业规模以上企业94家,企业数量和规模占全省1/3强,印刷设备拥有量全省第一,包装装潢印刷品占全省近70%,6家企业入选中国印刷百强排行榜,是全国地级市入选百强印刷企业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