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双创工作再传捷报:在近期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合肥高新区因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被国务院点名表扬。以此为新的起点,合肥高新区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双创示范工作,加快建设引领全省、示范全国的“双创特区”。
强载体,双创平台遍地开花
近日,腾讯众创空间(合肥)试运营,30余家优质企业已经先行入驻。这个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里的众创空间,将发力互联网、TMT、人工智能、智慧医疗、腾讯云、大数据和泛文创等领域,力争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双创的示范标杆。
而与之相隔不远的天翅创是本土企业高新集团重磅打造的双创平台,虽然营运时间还不到一年,但已经聚集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我们就是要瞄准硬科技,重点扶持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世界首个无介质呈像产品、能实现时间同步的基础科学研究、能替代进口的汞监测设备……一项项未来科技、一个个前瞻性产品已经在这里萌芽,或将成为新科技潮流的引领者。
打造平台,集聚创业创新新势力,这是合肥高新区推动双创发展的成功经验。高新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去年,高新区引进了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科技加速器、Plug and Play、烽火创新谷等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双创载体,全年新增众创空间6个、省级以上孵化器4个、加速器2个。与此同时,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一期、创新产业园三期、大数据产业园等孵化载体。
在双创平台的呵护下,一颗颗种子快速发芽成长,变为“盆景”,继而成为“大树”。
强人才,为双创集聚最强大脑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创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引领。
获评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后,高新区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支持自主创新”两大主题,以及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人才、金融两大支撑体系,对“2+2”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对于引入人才尤为重视。“鼓励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引领高新区产业发展并带来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给予3000万元的支持。”高新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此外,针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生及外籍人员来高新区创业创新等,也给予奖励或补助。
今年,高新区出台《2018年双创工作方案》,谋划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双创示范工作。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通过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引育双创人才和完善服务保障等措施,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不想走。
强支持,构建双创生态圈
一个多月前,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获得了“青创资金”260万元的授信审批,解了公司燃眉之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合肥高创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创资金”设立三年多时间,利用6570万元财政资金设立资金池,通过多层次短期贷款产品,累计为461家小微企业提供支持,撬动合作银行发放贷款3亿余元,带动其他贷款2.57亿元,带动股权投资7014万元,实现财政资金9.5倍杠杆效用。
融资难是初创期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打通了融资的经脉也就解决了双创的痛点。据了解,高新区围绕风险补偿、贴息等方面出台政策,开展“贷款(担保)+股权(期权)”业务联动模式,推出投贷(保)联动金融产品,去年投贷、投保联动支持园区企业数量50家,支持金额1亿元;持续打造省青创资金、创新贷等特色拳头产品,联动税融通、政保贷、转贷资金、银政担等财政金融产品,全年支持双创企业800家次,支持规模18亿元。
破解资金难题的同时,高新区也在科研助力、环境营造、提升服务等方面为双创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支持。参与承接全国性双创活动,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开展“双创进高校院所”系列活动,深化双创人才培养、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共建等多领域合作;打响双创活动品牌“合创汇3.0”,引导本地优质项目对接国内外高端双创资源;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对接国际惯例的亲民营商服务环境。
如今,高新区已经成为创业的热土、创新的宝地;未来,高新区还将继续深耕双创的“蓝海”,奋力打造引领型的“双创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