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遭遇新难题。没膝荒草中,数不清的红、绿、黄各色单车密密麻麻,无人问津。这是记者近日在合肥市一所废弃学校内看到的情景。类似的共享单车违停暂扣点在合肥还不止一处,数以万计的共享单车闲置浪费,受到舆论关注,被网民称为“共享单车坟场”。
一边是共享单车快速成长,一边是违停问题耗费公共市政资源,共享经济发展与公共资源适配面临的 难题如何破解?
共享单车方便了老百姓短距离出行,拓展了城市绿色交通的内涵。对于新兴业态,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但是包容不等于纵容,专家建议,治理共享单车管理乱象,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协同发力。
城管部门呼吁,应依据相关部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首先,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加强源头管理,改变目前出现问题后采取末端管理的被动局面。同时,还要出台共享单车的行业发展管理规定,引导企业理性投放,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维护,健全企业的退出管理机制。
徐晓景建议,尽早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主导,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共享单车企业研讨并持续改进共享单车治理,比如单车投放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如何约束各自投放量。“如果形成这样的常态机制,对早日形成创新管理机制大有裨益。”他说。
还有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提出,目前的单车停放点还不能与城市共享单车数量相匹配,希望城管、交通、交警等有关部门协商,增加城区单车停放点,通过划线、明确设置醒目标识等措施。探索兼职聘用环卫工人等增加路面巡查频次,薪酬费用企业负担,但是需要政府牵头成立类似行业基金的资金池,出资比例根据市场份额确定。同时,加大公益宣传,培养市民正确文明使用共享单车、按照交通标志停放的主动意识。
另外,对于目前被查扣的万余辆共享单车,业内人士建议,可让各企业以每辆单车支付一定金额的违规车辆托运费,然后取回车辆,该费用金额可由企业与政府协商确定。对于超出城市承载能力的共享单车,建议由共享单车企业负责将这部分车辆疏散到周边尚未投放共享单车的县城,由企业承担转移成本。 政府发愁企业心忧 共享单车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