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合肥市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市各区、开发区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召开动员大会,吹响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记者了解到,各区、开发区除了对创建死角和盲区开展大检查、大检修、大扫除外,还将建立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而不懈奋斗。
瑶海区:对229个老旧小区开展环境整治
瑶海区确定了“一个全面达标、九个专项提升”的工作任务,其中“九个专项提升”行动包括提升社区(小区)与背街小巷环境、提升城区中心镇和城乡接合部环境、提升城区交通秩序环境、提升城区集贸市场环境、提升市政设施管理环境、提升城区道路绿化与园林环境、提升“五小”行业管理环境、提升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管理环境、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据悉,今年瑶海区将围绕环境卫生、市政绿化、环境氛围、乱停乱放管理等项目,对辖区229个老旧小区开展环境整治。为了确保任务完成,瑶海区由区文明委牵头,每周开展督查调度,深入一线明查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强化督查督办,高效解决问题;各镇街、开发区将全面开展自查活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创建工作。
庐阳区:以“九无一创”为目标实施网格包保全覆盖
庐阳区提出“九无一创”创建目标,“九无”即卫生无死角、小区无失管、车辆无违停、道路无坑洼、沿街无出店、绿化无缺失、菜场无乱象、广告无违规、公共区域无“牛皮癣”,“一创”即创精品示范区。为确保“九无一创”目标落到实处,该区在前期实行领导干部包联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庐阳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包保方案》,以全区71个社居(村居)所辖行政区域为基本网格单位,根据每个社区网格区域面积、人口密集度、管理任务等情况划分为近200个子网格,以楼栋、街巷、片区等为单位,细化管理范围,分解管理任务,切实做到网格全覆盖。
据悉,该区将围绕打造精品示范区目标,以基本网格单位为依托,每个子网格将配备不少于3名工作人员,并选出一名能力素质强、责任心过硬的同志担任网格长,通过建立处置上报、统一整合、协调联动、管罚分离、监督考核5项工作机制,共同承担起每日巡、定期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等包保责任,确保网格内道路街巷、住宅小区、集贸市场、公园广场等都有专人负责。
蜀山区:启动“十项提升”行动直面创建重难点问题
蜀山区以住宅小区环境整治攻坚月行动为契机,启动“十项提升”行动,确保全民参与,达标对标。“十项提升”行动即环境文明、沿街立面、环境卫生、农贸市场、“牛皮癣”清理、夜市摊群点治理、市政设施和绿化管养、“门前三包”、交通秩序、公共场所提升行动。
据悉,今年以来,蜀山区结合开展“百日行动”“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等,在辖区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如该区创新启动了“蜀山喊你来找茬”不文明行为有奖监督活动,一改“灯下黑”现象,直面问题和难点,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继推出智慧停车、花境美化、菜市场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出台规范性制度办法50多个。为了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走向常态化,蜀山区还将结合实际,在扁平化管理、领导包联责任制、销号制度、财政支持、部门间职能协作以及更加严厉的考核举措等方面,进一步向前探索,构建长效机制,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加优质文明的生活环境。
包河区:“十大专项行动”全面扮靓城市“面子”和“里子”
包河区针对全区创建难点和薄弱环节,分别开展社区(小区)与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城区中心镇与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集贸市场、市政设施管理环境整治、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环境整治、“五小”行业整治、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文明交通、公益广告宣传提升等十大专项行动。区、街镇(大社区)设立项目资金,确保问题解决有保障,全面扮靓城市“面子”和“里子”,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便捷更舒适更幸福。
据悉,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该区将把文明理念融合在城市升级中,广泛征集市民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用好“聚能工程”、社区新媒体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开展最美小区评选、礼让斑马线等活动,让文明与发展结合,奏出幸福乐章。
三大开发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合肥高新区大力推进小区内楼道乱堆杂物、车辆乱停倾轧绿地、垃圾桶未分类,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地面脏污,公共场所公益广告宣传不足等问题解决,为我市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合肥经开区将大力整治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行人乱穿、广告乱散等行为,并做好小区、小巷和农贸市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工作。未来三年,合肥经开区将以市政设施、店招店牌、绿化围墙、立面亮化等多方面为重点进行综合整治,塑造国际化、现代化的产城融合新城区。
新站高新区将认真开展7个专项整治,即居民小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软件资料、市容环境、立面环境、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基础设施专项整治;严格完善7项机制,即一把手负总责制、管委会领导包联责任制、部门联动属地兜底机制、考评奖惩机制、督查机制、一周一调度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