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商会概述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招商引资 | 商会天地 | 联系我们
 
  泉商动态
泉州景点
泉州生活
· 合肥泉州商会召开第六届第六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
· 合肥泉州商会党支部赴凤阳小
· 合肥泉州商会党支部换届选举
· 泉州市委副书记卢秀萍一行走
·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
   
泉州景点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风情 > 泉州景点  
 
浔埔风情渔村
日期:2016年7月20日 浏览[2645]

浔埔村

    浔埔村是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著名的渔村和历史文化名村。它位于东海镇(现东海街道办事处)的东边,泉州湾晋江下游的左出海口岸边,面积约3.8平方公里。在明清时属晋江县三十五、三十六都及泉州府治城厢东隅驿路铺。民国时,埔村属临海乡、法石乡所辖。浔埔村(现为浔埔社区),原名叫前埔村。后因有一次妈祖娘娘做生日时,晋江洋埭村村民联合敬奉一幅缎面彩帐,无意地把“前埔”写成“浔埔”,村民也认为此地盛产红鲟、蚵虾,用浔埔命名更为妥切,因此,“浔埔”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浔埔村早在唐宋时已开始开发,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明代这里曾设鹧鸪巡检司(如今日的派出所一样的机构),又置铳台,以御由海入江之倭寇,而保郡城之安全。蟳埔村地处泉州湾晋江下游出海口,泉州两江(晋江、洛阳江)的突出部,依山临海,前有涛涛晋江,后依新兴滨城,是一个以渔业经济为主,工农商并举的沿海渔村。全村90%以上的人口从事渔业有关的活动,包括海洋捕捞、养殖、水产加工,海产买卖生意等。妇女主要承担滩涂养蚵和市场经营,男性则大多从事海洋渔业。这是一个有1635户,总人口有6166人的自然村。蟳埔村于2003年改为社区。现蟳埔社区设七个居民小组。现社区内拥有社区办公大楼壹幢,有小学、幼儿园、卫生所等三处文教卫生设施。社区现有海洋机动渔船450艘;滩涂养殖面积达7000多亩;有对台贸易码头一座。社区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蟳埔顺济宫)。蟳埔村杂姓聚居。浔埔村是汉族聚居地,但亦有人怀疑不属汉族,而是其他少数民族(此问题待考证)。村里主要姓氏有黄、郭、蔡、庄、谢、郑、许、王、吴、杨、陈、翁、施、苏、洪等15个姓氏,其中黄姓所占人口最多,约70%。蟳埔现居住台湾的台胞约1000多人,都是解放初期在海上捕捞,被国民党巡逻舰连船带人牵往台湾。他们先是当兵,后做苦工,于是在台成家立业、传子传孙。


古建筑荟萃


    泉州著名渔村蟳埔,历史人文资源非常丰富,仅现存的古建筑、寺庙、具有闽南泉州风格的“蚵壳厝”比比皆是,五彩缤纷,真是使人眼花缭乱。
    蟳埔顺济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加以扩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重修。该宫坐北向南,现存为两进,中有拜亭,外有拜埕,还有旗杆夹石及百年古榕树数棵。宫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
    宫主祀海神妈祖: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硬山式。祀有大妈、二妈、三妈,配祀观音。据传施琅平台时曾莅宫求签灵应,平台后敬奉一匾“靖海清光”。左款:大清康熙二十四年。右款:提督,靖海将军靖海侯施琅敬立,岁次庚午重修。现木匾为近年重立。
    山门内东墙嵌有二方花岗岩石碑,一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钦依泉郡水师都司刘公功德碑记》,一为民国元年(1911年)《公禁碑文》。石埕的围墙上嵌有黄贻果(清探花黄贻楫的亲兄弟)撰写:“湄云普荫”石碑二方,墙内壁的一方尚完好,墙外壁一方断裂,为原刻。
    该宫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巷、西至民宅、南至戏台、北至巷。建设控制地带:东巷外50米,西宫外50米,南戏台外30米,北巷外50米。
    新厝王爷馆:祀刘王爷,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1991年重修,面积约60平方米,神诞为每年十一月十一日。
    厝仔王爷馆:祀白王爷,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1991年重修,面积约60平方米,神诞为每年十一月十一日。
    顶路王爷馆:祀雷、肖、温三王爷,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1980年重修,面积40平方米,神诞为每年五月十三日。
    吴厝关帝庙:祀关帝,建于清末,1987年重修,面积约50平方米。
    众多的民间信仰寺庙:全村共有14座民间信仰寺庙。包括妈祖宫、土地公宫、王爷宫、城隍公、阴公等,其中王爷宫最多,共有8个,其中一个是全村共同祭拜的,就是“圣公圣妈”。其他王爷为大巡伯、王爷伯、宋公伯、蔡公伯、红面将军、肖王爷、应灵公和三爷公。
    蚵壳厝:主要散落在埔、金崎两村,尤以埔为多。至今完整的蚵壳厝在东海街道就有三十多处,而埔村就占有一半。蚵壳厝的优点是就地取材及隔音效果好,与墙模厝一样,冬暖,夏凉,不怕蛀虫。有人说它墙体坚固,可以抵挡炮的攻击。所以沿海民间流传有:“千年砖,万年蚵壳”的俗语。埔蚵壳厝大的带有天井(即二进),小的只有单独的一栋,但都建筑得错落有致。壳厝之间的小石巷曲曲折折,两边是海蚵壳层层叠叠搭建的壳墙壁,组成了沿海渔村一道独特的古民居风景线。

风俗奇观


    泉州城里人称“浔埔阿姨”叫“鹧鸪姨”,其原因要追溯到明代。那时浔埔不叫浔埔村,而叫“前埔”。村附近有座鹧鸪山。《闽书》称为:“圣姑”。据《晋江县志》载,鹧鸪铳台在三十七都临海乡,明朝天启七年(1627)知府王犹建,周二十四丈,高一丈八尺。又据《泉州府志》载:明代曾在祥芝乡(现石狮市祥芝镇)设置一个巡检司,负责海防及向来往船舶抽收税款。至清康熙年间,巡检司迁移至临海乡(今之?埔),改称为“鹧鸪巡检司”。巡检司遗址所在地的海口,至今仍叫鹧鸪口。因上述原因,城里人把来自“鹧鸪口铳台”、“鹧鸪巡检司”所在乡村的妇女就统称“鹧鸪姨”。
    蟳埔阿姨的服饰与惠安的服饰堪称泉州民俗的两朵奇葩。惠安女是“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而“浔埔阿姨”则是“民主头,封建肚”。惠安女用头巾把头包得剩下脸部一个“倒三角”,而“浔埔阿姨”则在头部装饰上大下功夫,梳成“田螺头”。
    爱戴花是“浔埔阿姨”的天性,从儿时梳辫子起,她们就喜欢把色彩鲜艳的菊花、玉兰花、山茶花插满双鬓,待到及笄(十五岁女孩叫及笄),亲人就要为她们“梳髻”。从此,把秀发盘在脑后,梳成圆髻,佩上金银首饰,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圆髻四周戴上几串四时鲜花缀成的花环,有洁白高雅的茉莉花,有“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有含苞欲放的鹅黄色的含笑花,有球状的白色、红色的粗糠花……逢年过节,便是妇女们争芳斗艳的时刻,你看那一个个的发髻,活象姹紫嫣红的小花圃,谁家有了喜事,就要备上成千串一尺来长的花串,分赠给乡里的妇女。
   “浔埔阿姨”梳的发式叫“粗脚头”,称“浔埔阿姨”叫“粗脚氏”,这是相对于“缚脚氏”(缠脚:三寸金莲)而言的。因为即使在封建社会,浔埔妇女也是从来不缠足的。该村的男人大都出海捕鱼,家务、农活、以及养殖海蛎、扛网挑鱼都由勤劳能干的“浔埔阿姨”承担,“三寸金莲”如何适应走烂泥海滩呢?现在“浔埔阿姨”的另一个特点是天刚蒙蒙亮就出门去做生意,一队队“浔埔阿姨”就踩上自行车(现在骑摩托车),载着满篓的鱼、虾、蚝、蟹,奔向泉州各个菜市场,形成了人们常见的“浔埔阿姨鱼档”。(叫卖海鲜)


风味小吃


   “蚵仔煎”是闽南著名的风味小吃。一提起“浔埔阿姨”及“浔埔蚵”,人们便联想到种海蛎。浔埔人把山上的条石,杂石抬到海滩上,二条、三条架成一株,过了一段时间,石上会附生出海蛎来。(如万安桥就是利用海蛎固基法造桥的,至今仍可看见桥南渔民到那里削蚵)。由于浔埔处于山海交汇的泉州湾入海口,水中微生物丰富,所以出产的海蛎特别肥美,著名的闽南风味小吃——“蚵仔煎”,就是以浔埔蚵作为最佳原料的。人们只要走进浔埔村,便可见家家户户门口,头戴鲜花的“浔埔阿姨”,老、中、青、少妇个个腰系围巾,坐在板凳上,敏捷地用小铁锥撬开海蚵壳,一只只水灵灵的海蚵就剥出来了。他们把刚剥的海蚵,拌上鸭蛋(鸡蛋)、蒜叶、姜末、葱头、韭菜、薯粉,用花生油一煎,把香喷喷的蚵煎捧到客人的面前,还有那个客人不乐开怀呢?


↑TOP
合肥工商联 中国泉州 中国安徽 泉州人才网 特步 利郎 安徽九特龙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卓越电气有限公司 晋江腾达陶瓷 福建群盛集团 同福石材城 四川华西建筑装饰安徽分公司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 北京高中高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联丰建筑装饰公司安徽分公司 丹凤朝阳妇产医院 丹凤朝阳月子会所 工商导报
     版权所有:合肥泉州商会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皖ICP备19021772号-1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街与肥东路交叉口闽商国贸中心A座15层  
网 址:www.qzsh.com  邮 箱:qzsh_hf@126.com 微信号:hfqzsh2013
联系电话:0551-64210898 64522555  传 真:0551-64522555  Q Q:1079782287  邮政编码:230011  技术支持:安徽114 
 免责声明